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𨧧

說 明

正  字 B01732 木-08-12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擊也。从木,豖聲。(竹角切)
注  音 ㄓㄨㄛˊ
漢語拼音 zhuó
釋  義

1. 擊、砍、敲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椓,擊也。」《詩經.周南.兔罝》:「肅肅兔罝,椓之丁丁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椎固有柄,不能自椓。」漢.班昭〈東徵賦〉:「諒不登樔而椓蠡兮,得不陳力而相追。」

2. 告訴。《左傳.哀公十七年》:「衛侯辭以難,大子又使椓之。」《呂氏春秋.慎行論.慎行》:「慶封又欲殺崔杼而代之相,於是椓崔杼之子,令之爭後。」

3. 古代使人失去生殖能力之刑罰。《書經.呂刑》:「殺戮無辜,爰始淫為劓、刵、椓、黥。」

4. 閹人、宦者。《詩經.大雅.召旻》:「蟊賊內訌,昏椓靡共。」唐.陳子昂〈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〉:「我有聖帝撫令君,遭暴昏椓惸寡紛,民戶流散日月曛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二.巧娘》:「自憐生適閹寺,歿奔椓人,是以悲耳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