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𣘙

說 明

正  字 B01718 木-08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梲也。从木,否聲。(步項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梲也。從木,咅聲。(步項切)
注  音 ㄅㄤˋㄆㄡˇㄆㄟˊ
漢語拼音 ㈠bàng ㈡pǒu ㈢péi
釋  義

ㄅㄤˋ

1. 棍、杖。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:「棓,梲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棓棒正俗字。」又《說文解字.木部》「梲」字:「梲,木杖也。」《淮南子.詮言》:「王子慶忌死於劍,羿死於桃棓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四.羅剎海市》:「武士數十騎,皆雕弧,荷白棓,晃耀填擁。」

2. 一種農具。即連枷。農家用於打穀去殼之器具。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五:「僉,…自關而西謂之棓,或謂之柫。」晉.郭璞.注:「僉,今連枷,所以打穀者。」

ㄆㄡˇ

古人自高而下,鋪於懸絕不平處之踏板,作為墊腳之用。《公羊傳.成公二年》:「踊于棓而窺客。」漢.何休.解詁:「凡無高下有絕,加躡板曰棓。齊人語。」

ㄆㄟˊ

姓。如漢有棓生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