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1539 日-05-09
說文釋形 「昳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日B01530也。从日,失聲。(徒結切)
注  音 ㄉㄧㄝˊˋ
漢語拼音 ㈠dié ㈡yì
釋  義

ㄉㄧㄝˊ

1. 太陽過午西斜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日部.新附》:「昳,昃也。」《集韻.入聲.屑韻》:「昳,日側。」《漢書.卷九二.游俠傳.原涉》:「諸客奔走市價,至日昳皆會。」《景德傳燈錄.卷一三.汝州首山省念禪師》:「言訖安坐,日將昳而逝,壽六十有八。」

2. 太陽偏西之時刻,未時。《康熙字典.日部》:「昳,《書·無逸》自朝至于日中昃。……《疏》昃亦名昳,言日蹉跌而下,謂未時也。」《史記.卷二七.天官書》:「旦至食為麥,食至日昳為稷,昳至餔為黍,餔至下餔為菽,下餔至日入為麻。」清.徐珂《清稗類鈔.藝術類.傅青主善書畫》:「知其嗜酒,乃與痛飲,自晡至昳,始罷席。」

ˋ

「昳麗」:光鮮亮麗。《戰國策.齊策一》:「鄒忌修八尺有餘,容貌昳麗。」漢.高誘.注:「昳,讀曰逸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