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󷪑󷪏󷪓𤢕󷪒󷪐

說 明

正  字 B01485 攴-13-17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解也。从攴,睪聲。《詩》云:「服之無斁。」斁,猒也。一曰終也。(羊益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解也。从攴,手寫字聲。《詩》曰:「服之無斁。」斁,厭也。一曰終也。(羊益切)
注  音 ˋㄉㄨˋ
漢語拼音 ㈠yì ㈡dù
釋  義

ˋ

1. 解。《說文解字.攴部》:「斁,解也。」

2. 厭倦、討厭。《詩經.魯頌.泮水》:「戎車孔博,徒御無斁。」漢.鄭玄.箋:「徒行者、御車者,皆敬其事,又無厭倦也。」晉.傅玄〈桑椹賦〉:「嘉味殊滋,食之無斁。」唐.元稹《鶯鶯傳》:「何幸不忘幽微,眷念無斁。」

3. 終。《說文解字.攴部》:「斁,……一曰終也。」

ㄉㄨˋ

敗壞。《詩經.大雅.雲漢》:「耗斁下土,寧丁我躬。」漢.鄭玄.箋:「猶以旱耗敗天下為害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〈洪範〉云:『彝倫攸斁。』斁是毀敗之義,故為敗也。」《漢書.卷八三.薛宣朱博傳.薛宣》:「得其人則萬姓欣喜,百僚說服;不得其人則大職墮斁,王功不興。」唐.李華〈弔古戰場文〉:「秦漢而還,多事四夷,中州耗斁,無世無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