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𢿛

說 明

正  字 B01481 攴-11-15
說文釋形 「敺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ㄑㄩ
漢語拼音 ㈠qū ㈡ōu
釋  義

㈠ㄑㄩ

1. 馳騁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驅,馬馳也。……古文驅,从攴。」《漢書.卷五一.賈鄒枚路傳.賈山》:「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,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,與之馳敺射獵,一日再三出,臣恐朝廷之解馳,百官之墮於事也。」《墨子.非命中》:「外之敺騁田獵畢弋,內沈於酒樂,而不顧其國家百姓之政。」

2. 驅逐、驅趕。同「驅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驅,驅馬也。」《孟子.離婁上》:「為湯武敺民者,桀與紂也。」漢.賈誼〈說積貯〉:「今敺民而歸之農,皆著於本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一○.恆娘》:「朝夕而絮聒之,是為叢敺雀,其離滋甚耳!」

⇒「驅」之異體

㈡ㄡ

捶擊。同「毆」。《漢書.卷四七.文三王傳.梁懷王劉揖》:「後數復敺傷郎,夜私出宮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敺,棰擊。」《後漢書.卷三四.梁統列傳》:「使人復乘埶橫暴,妻略婦女,敺擊吏卒,所在怨毒。」

⇒「毆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