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󷧈󷧇𢸰

說 明

正  字 B01370 手-10-13
說文釋形 「搢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插也。从手,晉聲。搢紳前史皆作薦紳。(即刃切)
注  音 ㄐㄧㄣˋ
漢語拼音 jìn
釋  義

1. 插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.新附》:「搢,插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二六.列傳.張九齡》:「公卿皆搢笏於帶,而後乘馬。」宋.陸游〈牧羊歌〉詩:「小童但搢竹一枝,豈必習詩知考牧。」

2. 振動。《國語.吳語》:「被甲帶劍,挺鈹搢鐸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挺,拔也;搢,振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