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1307 手-08-1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把也。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。从手,咅聲。(父溝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杷也。从手,咅聲。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。(父溝切。《廣韻》薄侯切)
注  音 ㄆㄡˊㄆㄡˇ
漢語拼音 ㈠póu ㈡pǒu
釋  義

㈠ ㄆㄡˊ

1. 挖土。如:「掊坑」、「掊洞」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掊,把也。今鹽官入水取鹽為掊。」《新唐書.卷五三.食貨志三》:「大和初,歲旱河涸,掊沙而進,米多耗,抵死甚眾。」

2. 聚斂、搜括。《廣韻.平聲.候韻》:「《詩》曰:『曾是掊克』,謂聚斂也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二九.嚴挺之列傳》:「蜀雖號富饒,而峻掊亟斂,閭里為空。」

3. 量詞。計算雙手捧取物品之單位。通「抔」。漢.王充《論衡.譋時》:「如泰山失火,沃以一杯之水;河決千里,塞以一掊之土,能勝之乎?」

㈡ ㄆㄡˇ

1. 打破、擊破。如:「掊斗折衡」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:「吾為其無用而掊之。」

2. 打擊、抨擊。《集韻.上聲.厚韻》:「掊,擊也。」《莊子.胠篋》:「掊擊聖人,縱舍盜賊,而天下始治矣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