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󷥵

說 明

正  字 B01299 手-07-10
說文釋形 「挼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ㄋㄨㄛˊㄏㄨㄟㄖㄨㄛˊㄋㄨㄟˊ
漢語拼音 ㈠nuó ㈡huī ㈢ruó ㈣nuí
釋  義

ㄋㄨㄛˊ

1. 以手擊物使移動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挼,摧也。」《玉篇.手部》:「挼,擊也。」漢.馬融〈長笛賦〉:「挼拏捘臧,遞相乘邅。」

2. 搓揉、摩擦。如:「挼搓」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挼,……一曰:『兩手相切摩也。』」唐.韓愈〈讀東方朔雜事〉詩:「瞻相北斗柄,兩手自相挼。」清.洪昇《長生殿》第四齣:「驀然揭起鴛幃,星眼倦還挼。」

3. 撫玩、玩弄。五代唐.薛昭蘊〈小重山.春到長門春草青〉詞:「不勝情,手挼裙帶遶花行。」

⇒「捼」之異體

㈡ㄏㄨㄟ

尸未食前之祭祀。《集韻.平聲.脂韻》:「隋,祭食也。……或作挼。」《儀禮.特牲饋食禮》:「祝命挼祭。」漢.鄭玄.注:「挼祭,祭神食也。」

ㄖㄨㄛˊ

⇒「捼」之異體

ㄋㄨㄟˊ

⇒「捼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