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󷥯

說 明

正  字 B01295 手-07-10
說文釋形 「捌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方言云:「無齒栖。」从手,A00339聲。(百轄切)
注  音 ㄅㄚㄅㄧㄝˊ
漢語拼音 ㈠bā ㈡bié
釋  義

㈠ㄅㄚ

1. 一種農具,即無齒杷,用來推聚曬穀場上之稻穀。漢.史游《急就篇》卷三:「捃、穫、秉、把、插、捌、杷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無齒為捌,有齒為杷,皆所以推引聚禾穀也。」

2. 剝開、分開。同「扒」。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故解捽者,不在於捌格,在於批抌。」

3. 「八」之大寫。《鏡花緣》第二九回:「保產無憂散:全當歸壹錢五份,川厚樸(薑汁炒)柒分,生黃蓍捌分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三○回:「大歸湯:全當歸(要整的壹個,酒洗)捌錢貳分。」

⇒「八」之異體

⇒「扒」之異體

⇒「朳」之異體

ㄅㄧㄝˊ

⇒「扒」之異體

⇒「㧙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