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異體字

󷥘󲑹

說 明

正  字 B01273 手-06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宣也。从手,圭聲。(古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畫也。从手,圭聲。(古賣切)
注  音 ㄍㄨㄚˋ
漢語拼音 guà
釋  義

1. 區別、劃分。《說文解字.手部》:「挂,畫也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古本多作畫者,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。」《淮南子.氾論》:「伯余之初作衣也,緂麻索縷,手經指挂,其成猶網羅。」

2. 謀求。《莊子.漁父》:「好經大事,變更易常,以挂功名,謂之叨。」宋.王安石〈清涼寺送王彥魯〉詩:「莫將漱流齒,欲挂功名事。」

3. 觸犯、違背。三國魏.曹植〈責躬〉詩:「舉挂時網,動亂國經。」清.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九:「青樓金蕊先以事挂法,一時交好,無能為之道地。」

4. 阻礙、妨礙。南朝宋.鮑照〈蕪城賦〉:「當昔全盛之時,車挂槥,人駕肩。」《陳書.卷七.皇后列傳.後主沈皇后.張貴妃》:「而後宮之家,不遵法度,有挂於理者,但求哀於貴妃。」

5. 纏結、羈絆。《史記.卷一一二.平津侯主父列傳.主父偃》:「當是時,秦禍北構於胡,南挂於越。」《楚辭.嚴忌.哀時命》:「衣攝葉以儲與兮左袪挂於榑桑。」

6. 網羅、捕捉。唐.李白〈送韓準斐政孔巢父還山〉詩:「獵客張兔罝,不能挂龍虎。」宋.張耒〈年年歌〉:「月桂凄凉何足數,蛛網挂蟲窘如束。」

7. 懸吊。通「掛」。晉.木華〈海賦〉:「於是候勁風揭百尺,維長綃,挂帆席,望濤遠決,冏然鳥逝。」唐.李白〈行路難〉三首之一:「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挂雲帆濟滄海。」

8. 牽念、懸念。唐.李羣玉〈請告出春明門〉詩:「本不將心挂名利,亦無情意在樊籠。」明.李日華《六研齋二筆》卷二:「書法清遒超朗,知其胷不挂一塵也。」

9. 提到、說到。宋.蘇軾〈送劉攽倅海陵〉詩:「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挂口,莫誇舌在齒牙牢。」宋.黃裳〈惇禮兵部久不作詩偶成數韻奉戲〉詩:「南宫先生好談古,齒牙所挂多老杜。」

10.穿戴、佩戴。唐.李咸用〈吳處士寄香兼勸入道〉詩:「空挂黃衣寧續壽,曾聞玄教在知常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二回:「玄德與大小軍士,盡皆挂孝,大設祭奠。」

11.登記。如:「挂號」、「挂失」。宋.王溥《唐會要.卷八十五.逃户》:「此等浮衣寓食,積歲淹年。王役不供,簿籍不挂。」宋.蘇軾〈次韻范純父涵星硯月石風林屏〉詩:「上書挂名豈待我,獨立自可當雷霆。」

12.撥打;停止撥打。如:「挂電話給他」、「把電話挂了」。

13.量詞。

 ⑴ 用於計算成套或成串物品。《紅樓夢》第五八回:「我昨夜作了一個夢,夢見杏花神和我要一挂白紙錢,不可叫本房人燒,要一個生人替我燒了,我的病就好的快。」《鏡花緣》第三四回:「因從身邊取出一挂真珠手串,替他親自戴上。」

 ⑵ 用於車子。猶輛。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九回:「一夜沒睡,黎明即雇了挂車子在黃河邊伺候,也是十里長亭送別的意思。」



⇒「掛」之異體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