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󷣫󷣨󷣧󷣬󲠎󷣭󷣯󲠂B01197-005󷣩󷣦󷣱󷣮󷣰󷣪󲟽

說 明

正  字 B01197 心-12-16
說文釋形 「憖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ㄧㄣˋ
漢語拼音 yìn
釋  義

1. 願意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憖,肎也。」《左傳.哀公十六年》:「旻天不弔,不憖遺一老。」宋.魏了翁〈從事郎致仕史〉詩:「當年勇退稱三老,此老胡寜不憗留。」

2. 謹敬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憖,……,謹敬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三戒.黔之驢〉:「稍出近之,憖憖然莫相知。」

3. 喜悅、歡娛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憖,……一曰說也。」漢.張衡〈思玄賦〉:「戴勝憖其既歡兮,又誚余之行遲。」

4. 損傷、殘缺。《左傳.文公十二年》:「兩君之士,皆未憖也,明日請相見也。」宋.王安石〈乞出表.二〉:「區區旅力,或未憖於餘年;斷斷小能,冀尚施於異日。」

5. 連詞。且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憖,……一曰且也。」《左傳.昭公二八年》:「鈞將皆死,憖使吾君聞勝與臧之死也以為快。」晉.杜預.注:「憖,發語之音。」《國語.晉語五》:「然而民不戴其上久矣,難必及子!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焉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