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B0119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憝」《說文》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uì |
釋 義 | 1. 怨恨、憎惡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憝,怨也。」《書經.康誥》:「殺越人於貨,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」《北史.卷二八.列傳.陸俟》:「既無上下,然後收之以威,則人懷怨憝。怨憝既多,敗亂彰矣。」 2. 兇惡、奸惡。晉.潘岳〈西征賦〉:「慍韓馬之大憝,阻關谷以稱亂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五四.列傳.李晟》:「晟蕩夷兇憝,而市不易廛。」 |
B01195
憝正 字 | B01195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憝」《說文》作「![]()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duì |
釋 義 | 1. 怨恨、憎惡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憝,怨也。」《書經.康誥》:「殺越人於貨,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」《北史.卷二八.列傳.陸俟》:「既無上下,然後收之以威,則人懷怨憝。怨憝既多,敗亂彰矣。」 2. 兇惡、奸惡。晉.潘岳〈西征賦〉:「慍韓馬之大憝,阻關谷以稱亂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五四.列傳.李晟》:「晟蕩夷兇憝,而市不易廛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