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󷣞󷣟

說 明

正  字 B01194 心-12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愛也。韓鄭曰憮。一曰不動。从心,無聲。(文甫切)
段注本:手寫字手寫字也。韓鄭曰憮。一曰不動。从心,無聲。(文甫切)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疼愛、憐愛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憮,愛也。」漢.揚雄《方言》卷一:「憮、㤿、憐、牟,愛也。韓鄭曰憮,晉衛曰㤿,汝潁之間曰憐。」唐.白居易〈秦中吟.立碑〉:「我聞望江縣,麴令憮惸嫠,在官有仁政,名不聞京師。」

2. 巨大、重大。《韓詩外傳》卷四:「遂諫三日不去朝,紂囚殺之。《詩》曰:『昊天太憮,予慎無辜!』」《後漢書.卷八○.文苑列傳上.崔琦》:「匪賢是上,番為司徒。荷爵負乘,采食名都。詩人是刺,德用不憮。」唐.李賢.注:「憮,大也。」

3. 同、兼。《漢書.卷八三.薛宣朱博傳.薛宣》:「昔孟公綽優於趙魏而不宜滕薛,故或以德顯,或以功舉,君子之道,焉可憮也!」唐.顏師古注引蘇林曰:「憮,同也、兼也。」

4. 嫵媚。《漢書.卷七六.趙尹韓張兩王傳.張敞》:「又為婦畫眉,長安中傳張京兆眉憮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