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󷠧𢘋

說 明

正  字 B01047 心-03-07
說文釋形 手寫字,更也。从心,弋聲。(他得切)
注  音 ㄊㄜ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變更。《說文解字.心部》:「忒,更也。」三國魏.王粲〈贈士孫文始〉詩:「龍雖勿用,志亦靡忒。」唐.元稹《鶯鶯傳》:「鄙薄之志,無以奉酬;至於終始之盟,則固不忒。」

2. 差錯、失誤。《易經.豫卦》:「《彖》曰:『故日月不過,而四時不忒。』」《呂氏春秋.季夏紀.季夏》:「是月也,命婦官染采,黼黻文章必以法,故無或差忒。」

3. 兇惡。三國魏.陳琳〈為袁紹檄豫州〉:「而操遂承資跋扈,肆行兇忒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二二回:「操遂承資跋扈,恣行兇忒,割剝元元,殘賢害善。」

4. 過分、過甚。通「太」。元.關漢卿《救風塵》第一折:「那做丈夫的忒老實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七:「官家作戲,忒沒道理!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