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54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,滋味也。从口,未聲。(無沸切) |
字樣說明 | 右半作「未」:中作直豎,不鉤;二橫筆,上短下長,寫法參「未」字。「菋」(B03911)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wèi |
釋 義 | 1. 東西嚐起來的感覺。如:「食不知味」、「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鹹稱為五味。」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味,滋味也。」《孫子.勢》:「味不過五,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。」《列子.湯問》:「碧樹而冬生,實丹而味酸。」 2. 品嚐、吃。《荀子.哀公》:「黼衣黼裳者不茹葷,非口不能味也,服使然也。」《韓非子.難四》:「屈到嗜芰,文王嗜菖蒲菹,非正味也,而二賢尚之,所味不必美。」 3. 菜餚。如:「山珍海味」。《左傳.哀公元年》:「昔闔廬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壇,器不彤鏤。」《後漢書.卷一.光武帝紀下》:「往年已敕郡國,異味不得有所獻御,今猶未止,非徒有豫養尊擇之勞。」 4. 東西聞起來的感覺。如:「香味」、「怪味」、「臭味」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八回:「安老爺但覺一股子奇香異氣,又像生麝香味兒,又像松子兒味兒。」 5. 感受、旨趣、意義。如:「趣味」、「禪味」。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宗經》:「是以往者雖舊,餘味日新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回:「滿紙荒唐言,一把辛酸淚,都云作者痴,誰解其中味?」 6. 研究、體察。如:「玩味」。《三國志.卷四五.蜀書.鄧張宗楊傳.楊戲》:「抗志存義,味覽典文。」漢.班固〈答賓戲〉:「委命供己,味道之腴。」 7. 量詞。計算食物或中藥之單位。如:「菜五味」、「藥八味」。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八:「貧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,尋幾味野蔬,少少酬答厚意一番。未知可否?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一回:「改用一個丸劑的方子,加入幾味袪風的藥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