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󷟤

說 明

正  字 B00993 广-13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芻稿之藏。从广,會聲。(古外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芻稿之臧。从广,會聲。(古外切)
注  音 ㄎㄨㄞˋ
漢語拼音 kuài
釋  義

1. 積存木柴、草糧處。《說文解字.广部》:「廥,芻藁(稿)之藏。」《史記.卷四三.趙世家》:「十二年,邯鄲廥燒。」《新唐書.卷二○三.文藝列傳下.李頻》:「方歲饑,頻發官廥庸民浚渠。」

2. 倉儲、糧倉。《管子.度地》:「虛牢獄,實廥倉。」《資治通鑑.卷一九.漢紀一一.漢武帝元狩三年》:「山東大水,民多飢乏,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振貧民,猶不足。」

3. 儲藏。《新唐書.卷九八.列傳.韋挺》:「挺以方苦寒,未可進,遂下米臺側,廥之,待凍泮乃運以為解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