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󷞷󷞴󷞵󷞶

說 明

正  字 B00983 广-11-14
說文釋形

「廕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
注  音 ㄧㄣˋ
漢語拼音 yìn
釋  義

1. 遮蔽,覆蓋。《左傳.文公七年》:「公族,公室之枝葉也,若去之,則本根無所庇蔭矣。」《戰國策.趙策四》:「昔者堯見舜於草茅之中,席隴畝而廕庇桑,移陰而受天下。」

2. 庇護。《玉篇.广部》:「廕,庇也。」《管子.君臣上》:「夫為人君者,廕德於人者也。」《梁書.卷五四.諸夷列傳.海南諸國》:「仁廕四海,德合天心,雖人是天,降生護世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梁史.卷上》:「小人從相公行軍,仰荷福廕,戰無不勝,攻無不服。」

3. 子孫因先世勳爵而循例受封、入仕之恩澤。宋.歐陽修〈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銘〉:「子建初以祖廕,補三班借職,稍遷左班殿直。」元.關漢卿《鄧夫人苦痛哭存孝》第二折:「俺出身入仕,廕子封妻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「我們老爺封了侯,那一品的廕襲,料想大爺、二爺也不稀罕,就求大爺賞了我,等我戴了紗帽,給細姑娘看看,也好叫他怕我三分。」

4. 地窖。《齊民要術.卷四.種桃柰》:「於屋下作廕坑,坑內鑿壁為孔,插枝於孔中。」宋.莊綽《雞肋編》卷中:「是冬大寒屢雪,冰厚數寸,北人遂窖藏之,燒地作廕,皆如京師之法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