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𢁪󷝡𢂮󷝠

說 明

正  字 B00921 巾-05-08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書衣也。从巾,失聲。手寫字,帙或从衣。(直質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書衣也。从巾,失聲。手寫字,帙或从衣。(直質切)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 zhì
釋  義

1. 書、畫之封套。《說文解字.巾部》:「帙,書衣也。」南朝梁.蕭統〈文選序〉:「飛文染翰,則卷盈乎緗帙。」

2. 成套書籍中之卷冊。《字彙.巾部》:「帙,書卷編次也。」唐.韓愈〈張中丞傳後敘〉:「嵩驚,以為巡偶熟此卷,因亂抽他帙以試,無不盡然。」《清史稿.卷二七一.列傳.王鴻緒》:「因臣原銜食俸,比二臣得有餘暇,刪繁就簡,正謬訂訛。如是數年,彙分成帙。」

3. 量詞。計算函套或包裹書籍之單位。《南史.卷二二.列傳.王曇首》:「何承天《禮論》三百卷,儉抄為八帙,又別抄條目為十三卷。」《新唐書.卷八四.列傳.李密》:「以蒲韉乘牛,挂《漢書》一帙角上,行且讀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