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A00051 二-02-04
說文釋形 「云」《說文》作「雲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山川气也。从雨、云,象雲回轉形。凡雲之屬皆从雲。云,古文省雨。手寫字,亦古文雲。(王分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山川气也。从雨、云,象回轉之形。凡雲之屬皆从雲。手寫字,古文省雨。手寫字,亦古文雲。(王分切)
字樣說明

此字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手寫字」,山川气也。从雨,云象雲回轉形。重文作「手寫字」,古文省雨。段玉裁注云:「古文上無雨,非省也。二,蓋上字,象自下回轉而上也。」楷書寫法:上作二橫筆,上橫稍短;下作撇挑、一點。「紜」、「耘」、「藝」、「雲」、「魂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按:此字典籍多借為「曰」,段玉裁注云:「古多假云為曰,如『詩云』即『詩曰』。」今用將「雲」、「云」視為二字,本典除皆收為正字外,「云」兼為「雲」之異體字。

注  音 ㄩㄣˊ
漢語拼音 yún
釋  義

1. 水蒸氣遇冷,凝成細水滴,懸浮在空中之團狀物體。今作「雲」。《說文解字.雲部》:「云,山川气也。」

2. 言、說。如:「人云亦云」。三國蜀.諸葛亮〈出師表〉:「臨表涕泣,不知所云。」

3. 有。《荀子.法行》:「事已敗矣,乃重大息,其云益乎!」《文選.卷二十四.詩.陸機.答賈謐》:「公之云感,貽此音翰。」唐.李善注引應劭《漢書》注曰:「云,有也。」

4. 為、是。《後漢書.卷七五.劉焉袁術呂布列傳.袁術》:「雖云匹夫,霸王可也。」

5. 運動。《管子.戒》:「故天不動,四時云下而萬物化。」

6. 代詞,如此。《左傳.襄公二十八年》:「子之言云,又焉用盟?」

7. 當語助詞:

⑴ 發語詞,無義。《詩經.邶風.簡兮》:「云誰之思,西方美人。」

⑵ 用於句中,無義。《詩經.邶風.雄雉》:「道之云遠,曷云能來。」《左傳.成公十二年》:「日云莫矣,寡君須矣,吾子其入也。」

⑶ 用於句尾,無義。《史記.卷六一.伯夷列傳》:「余登箕山,其上蓋有許由塚云。」

8. 姓。如漢代有云敞。

⇒「雲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