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呈

說 明

正  字 A00524 口-04-07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平也。从口,𡈼聲。(直貞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平也。从口,𡈼聲。(直貞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平也。从口,手寫字聲。楷書寫法:下半作「手寫字」︰音ㄊㄧㄥˇ,从「土」,與「壬」字作上橫下「士」不同,而與「廷」、「庭」、「聖」、「聽」等字所从相同,寫法參「手寫字」(C01601)字。「程」、「逞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左偏旁時,則末橫斜挑,如:「郢」字。
注  音 ㄔㄥˊ
漢語拼音 chéng
釋  義

1. 平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呈,平也。」

2. 顯露。如:「呈現」、「面呈紅潤」。《列子.天瑞》:「色之所色者彰矣,而色色者未嘗顯;味之所味者嘗矣,而味味者未嘗呈。」漢.班固〈兩都賦〉:「昭陽特盛,隆乎孝成。屋不呈材,牆不露形。」南朝宋.謝惠連〈雪賦〉:「盈尺則呈瑞于豐年,袤丈則表沴于陰德,雪之時義遠矣。」

3. 奉上之敬詞。如:「謹呈」、「呈獻」。《晉書.卷五三.列傳.愍懷太子》:「太子醉迷不覺,遂依而寫之,其字半不成,既而補成之,后以呈帝。」《南齊書.卷三五.高祖十二王列傳.武陵昭王曅》:「與諸王共作短句詩,學謝靈運體以呈上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二二回:「一面申呈本府,一面動了一紙海捕文書,不在話下。」

4. 舊時公文凡下級對上級之呈請或報告均用呈,現行公文則是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。《公文程式條例》第二條:「呈:對總統有所呈請或報告時用之。」

5. 標準。通「程」。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:「上至以衡石量書,日夜有呈,不中呈,不得休息。」唐.張守節.正義:「日夜有程,期不滿,不休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