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𣎼󰭐

說 明

正  字 A00521 口-04-07
說文釋形 「呆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下半作「木」︰直豎不鉤,輕觸上「口」,左撇右點不靠豎筆。「保」字偏旁寫法同此。
注  音 ㄉㄞˊㄇㄟˊ
漢語拼音 ㈠dāi ㈡ái ㈢méi
釋  義

㈠ㄉㄞ

1. 痴愚、笨傻。《正字通.木部》:「呆,今俗以呆為癡(痴)獃字。」《京本通俗小說.錯斬崔寧》:「聰明伶俐自天生,懵懂痴呆未必真。」元.宮大用《范張雞黍》第二折:「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,非為憋。垂釣的嚴子陵,不是呆。」

2. 發愣、神志恍惚。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「魯智深……一壺酒、一盤肉,都吃了,太公對席看見,呆了半晌。」程乙本《紅樓夢》第三二回:「寶玉正出了神,見襲人和他說話,並未看出是誰,只管呆著臉。」

3. 反應遲鈍、不靈敏。如:「他今天看起來一副沒精神的樣子,反應有點呆。」

4. 停留、不動。如:「他呆在家裡已好幾天。」、「趕快過來,不要一直呆在那兒。」

ˊ,ㄉㄞ之又音。

ㄇㄟˊ

⇒「梅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