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51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段注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 |
注 音 | ㈠ |
漢語拼音 | ㈠wú ㈡yú ㈢yá |
釋 義 | ㈠ 1. 代詞。我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吾,我自稱也。」《論語.為政》:「吾十有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。」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:「我善養吾浩然之氣。」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」唐.杜甫〈詠懷古蹟〉詩五首之二:「搖落深知宋玉悲,風流儒雅亦吾師。」 2. 禦也。《廣韻.平聲.模韻》:「吾,漢改中尉為執金吾,吾,御也,執金革以御非常。」 3. 棒名。《集韻.平聲.模韻》:「吾,一曰棒名。」 4. 姓。如漢代有吾扈。 ㈡ 「吾吾」:不敢自親之貌。《集韻.平聲.魚韻》:「吾,吾吾,疏遠貌。」《國語.晉語二》:「暇豫之吾吾,不如鳥烏;人皆集於苑,己獨集於枯。」三國吳.韋昭.注:「吾吾,不敢自親之貌。」 ㈢ 「允吾」,漢之縣名。《廣韻.平聲.麻韻》:「吾,《漢書》金城郡有允吾縣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