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󷒄󷒅𨸳󷒂󷒃𨹃𨹄

說 明

正  字 B00524 土-06-09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堂塾也。从土,朵聲。(丁果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門堂塾也。从土,朵聲。(丁果切)
注  音 ㄉㄨㄛˇㄉㄨㄛˋ
漢語拼音 ㈠duǒ ㈡duò
釋  義

ㄉㄨㄛˇ

1. 古代門堂兩側之房。《說文解字.土部》:「垛,堂塾也。」

2. 建築物突出之部分。如:「城垛」、「門垛子」。明.湯顯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四齣:「蒼苔滑擦,倚逗著斷垣低垛,因何蝴蝶門兒落合?」

3. 箭靶。如:「射垛」。《太平廣記.卷二五○.鄧玄挺》:「又嘗與謝佑同射,先自矜敏手,及至對射,數十發皆不中垛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六回:「操欲觀武官比試弓箭,乃使近侍將西川紅錦戰袍一領,掛於垂楊枝上,下設一箭垛,以百步為界。」

ㄉㄨㄛˋ

1. 堆積。如:「快把那些稻草綑垛起來!」元.陶宗儀《南村輟耕錄.卷二七.譏伯顏太師》:「百千萬錠猶嫌少,垛積金銀北斗邊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二七回:「膠泥垛的風爐子兒。」

2. 合攏成堆之物。如:「柴垛」。《元曲選.來生債.第一折》:「燒著了草垛,也刮在房上,連房也都燒著了。街坊鄰居,火夫總甲,救火麻,搭火鉤,……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「那八塊方磚,齊齊整整,疊作一垛在階沿上,有四尺來高。」

3. 量詞。用於計算成堆物。如:「一垛柴」、「兩垛磚」。明.湯顯祖《南柯記》第二七齣:「一垛兩垛城臺座,一個兩個鋪團窩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