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正  字 B00498 土-03-06
說文釋形 「圩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注  音 ˊ ㈡(又音)ㄨㄟˊ
漢語拼音 ㈠yú ㈡(又音)wéi
釋  義

ˊ

1. 防水護田之隄岸。如:「堤圩」、「圩田」。《字彙.土部》:「圩,圩岸。」《明史.卷一五三.列傳.周忱》:「其修圩、築岸、開河、濬湖所支口糧,不責償。」清.顧炎武〈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誌銘〉:「公乘舟出郊,勸民興工築圩,以食農民。」

2. 中國兩淮鹽灘用以區別境域之土堤。如:「十二圩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「你的事有指望了,而今我到圩裡去賣田。」

3. 中間低而四周高起。《史記.卷四七.孔子世家》:「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,生而首上圩頂,故因名曰丘云。」

ㄨㄟˊˊ之又音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