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514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恨惜也。从口,文聲。《易》曰:「以往吝。」,古文吝,从彣。臣鉉等曰:「今俗别作恡,非是。」(良刃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恨惜也。从口,文聲。段玉裁注云:「按此字蓋从口文會意,凡恨惜者多文之以口,非文聲也。」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文」︰上作「亠」,下作一撇、一捺,捺之起筆不接上橫筆,寫法參「文」字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lìn |
釋 義 | 1. 憾恨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吝,恨惜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列傳》:「援與妻子生訣,無悔吝之心。」 2. 貪戀。《論語.泰伯》:「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餘不足觀也已。」《新唐書.卷九六.列傳.杜如晦》:「玄齡身處要地,不吝權,善始以終,此其成令名者。」 3. 捨不得、小器。如:「吝嗇」、「吝惜」。《書經.仲虺之誥》:「用人惟己,改過不吝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無所吝惜,所以能成王業。」《南史.卷一六.列傳.王玄謨》:「劉秀之儉吝,常呼為老慳。」 4. 艱難。漢.王符《潛夫論.賢難》:「鄧通幸於文帝,盡心而不違,吮癰而無吝色。」 5. 恥辱。《字彙.口部》:「吝,羞吝也。」《後漢書.卷五九.張衡列傳》:「姑亦奉順敦篤,守以忠信,得之不休,不獲不吝。」唐.李賢.注:「吝,恥也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