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󰶃

說 明

正  字 B00387 口-10-13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口有所銜也。从口,A00294聲。(戶監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口有所銜也。从口,兼聲。(戶監切)
注  音 ㄒㄧㄢˊㄑㄧㄢㄑㄧㄢˇㄑㄧㄢˋㄑㄧㄝˋ
漢語拼音 ㈠xián ㈡qiān ㈢qiǎn ㈣qiàn ㈤qiè
釋  義

ㄒㄧㄢˊ

1. 以嘴叼物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嗛,口有所銜也。」《史記.卷一二三.大宛列傳》:「烏嗛肉蜚其上,狼往乳之。」

2. 懷恨。《史記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:「景帝恚,心嗛之而未發也。」《清史稿.卷三二二.列傳.錢灃》:「和坤素惡灃,至是尤深嗛之。」

㈡ㄑㄧㄢ

虛心而不自大。同「謙」。《漢書.卷五七.司馬相如傳下》:「陛下嗛讓而弗發也。」

ㄑㄧㄢˇ

1. 猴類頰裡貯放食物之處。《廣韻.上聲.忝韻》:「嗛,猿藏食處。」唐.柳宗元〈憎王孫文序〉:「竊取人食,皆知自實其嗛。」

2. 「嗛嗛」:

⑴ 微小。《國語.晉語一》:「嗛嗛之德,不足就也。」

⑵ 不足。晉.束皙〈貧家賦〉:「食草葉而不飽,常嗛嗛於膳珍。」

ㄑㄧㄢˋ

稻穀收成欠佳。通「歉」。《穀梁傳.襄公二十四年》:「一穀不升謂之嗛。」晉.范甯.集解:「嗛,不足貌。」

ㄑㄧㄝˋ

滿足、快適。通「慊」。《集韻.入聲.帖韻》:「嗛,足也。」《史記.卷一○.孝文本紀》:「朕既不德,上帝神明未歆享,天下人民未有嗛志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