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喙󷎡

說 明

正  字 B00379 口-09-12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口也。从口,B01021聲。(許穢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口也。从口,聲。(許穢切)
注  音 ㄏㄨㄟˋ
漢語拼音 huì
釋  義

1. 鳥獸等動物之嘴。《說文解字.口部》:「喙,口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四.匈奴傳下》:「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之喙,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行路難〉三首之三:「蟠龍吐耀虎喙張,熊蹲豹擲爭低昂。」

2. 泛指人之嘴。如:「百喙莫辯」、「不容置喙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今吾無所開吾喙,敢問其方。」《南史.卷六二.列傳.鮑泉》:「面如冠玉,還疑木偶;鬚似蝟毛,徒勞繞喙。」

3. 器物之尖端。《史記.卷四○.楚世家》:「楚國折鉤之喙,足以為九鼎。」

4. 疲困。《詩經.大雅.綿》:「混夷駾矣,維其喙矣。」漢.毛亨.傳:「喙,困也。」宋.王安石〈和蔡副樞賀平戎慶捷〉:「國家道泰西戎喙,還見詩人詠串夷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