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507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,北出牖也。从宀,从口。《詩》曰:「塞向墐戶。」徐鍇曰:「牖所以通人气,故从口。」(許諒切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」,北出牖也。从宀,从口。楷書寫法:起筆作撇,下接「冂」,中作「口」。「嚮」、「晌」、「餉」等字偏旁同此。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xiàng |
釋 義 | 1. 朝北的窗子。《說文解字.宀部》:「向,北出牖也。」《詩經.豳風.七月》:「穹窒熏鼠,塞向墐戶。」《齊民要術.卷五.種紫草》:「入五月,內著屋中,閉戶塞向,密泥,勿使風入漏氣。」 2. 方位。如:「方向」、「暈頭轉向」。《國語.周語上》:「明利害之向。」明.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.卷四下.黔遊日記一》:「南北向皆有脊中亙。」 3. 對著、朝著。如:「向陽」、「相向」。《莊子.秋水》:「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歎。」唐.劉長卿〈餞別王十一南遊〉詩:「飛鳥沒何處,青山空向人。」 4. 意志的歸趨。如:「志向」、「意向」。《孫子.九地》:「並敵一向,千里殺將。」《南史.卷二八.列傳.褚裕之》:「建安王休仁,人才令美,物情宗向。」 5. 崇尚、景仰。如:「人心向背」。《史記.卷一二○.汲鄭列傳.汲黯》:「上方向儒術,尊公孫弘。」《新唐書.卷一九七.循吏列傳.賈敦頤》:「鹹亨初,敦實為洛州長史,亦寬惠,人心懷向。」 6. 前往。《三國志.卷四七.吳書.吳主權傳》:「是歲,權向合肥新城,遣將軍全琮征六安,皆不克,還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三○回:「以公之神武明哲,何向而不濟?」 7. 臨近、接近。如:「向晚」。《後漢書.卷六五.皇甫張段列傳.段熲》:「今適期年,所耗未半,而餘寇殘燼,將向殄滅。」唐.白居易〈東坡種花〉詩二首之二:「東坡春向暮,樹木今何如?」 8. 偏袒、偏愛。如:「爸爸總是向著小妹。」元.武漢臣《老生兒》第三折:「不妨事,妳向著俺哩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五回:「偏一個向一個。」 9. 昔日、先前。晉.陶淵明〈桃花源記〉:「既出,得其傳,便扶向路,處處誌之。」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淒淒不似向前聲,滿座重聞皆掩泣。」 10. 方才、剛才。《莊子.庚桑楚》:「向吾見若眉睫之間,吾因以得汝矣。」《金史.卷八五.世宗諸子列傳.永功》:「向見年少婦人自水邊小徑去矣。」 11. 一直以來、從來。如:「向來」、「向有研究」。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四回:「臣向蒙國恩,刻思圖報。」清.洪昇《長生殿》第三九齣:「我與你向受娘娘之恩,無從報答。」 12. 當介詞: ⑴相當於「對」、「朝」,表動作之對象。如:「向人請教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五七回:「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,嘴脣人中上邊著力掐了兩下,掐得指印如許來深,竟也不覺疼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「何不向你爺說明白,我若死了,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。」 ⑵相當於「朝」、「往」,表動作之方向。如:「向前看」。唐.李白〈贈崔郎中宗之〉詩:「日從海旁沒,水向天邊流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九回:「向北一轉,又向東一轉,朝北朝東俱有玻璃窗。」 ⑶相當於「從」、「由」、「自」。表動作之起點。唐.白居易〈孔戡〉:「拂衣向西來,其道直如絃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七一回:「日期滿足才開鼎,我向當中跳出來。」 ⑷相當於「在」。表動作之地點。唐.曹鄴〈放歌行〉:「三閭有何罪,不向枕上死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一二回:「那時看的人雖然不敢近前,向遠遠地圍住瞭望。」 ⑸相當於「至」。表動作之時間。唐.陳玄祐《離魂記》:「向今五年,恩慈間阻,覆載之下,胡顏獨存也?」 13. 連詞。假若、如果。唐.柳宗元〈捕蛇者說〉:「向不為斯役,則久病矣。」唐.杜甫〈惜別行送劉僕射判官〉詩:「向非戎事備征伐,君肯辛苦越江湖?」 14. 助詞。加強語氣,置於語尾。宋.柳永〈法曲第二.青翼傳情〉詞:「怎生向,人間好事到頭少。」宋.黃庭堅〈轉調醜奴兒.得意許多時〉詞:「而今目下,恓惶怎向,日永春遲。」 15. 國名。周代諸侯國之一,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莒縣南。 16. 姓。如晉代有向秀。 ⇒「嚮」之異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