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𠨐󷌦󰧠󰧘󰧗

說 明

正  字 B00275 卩-02-0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望。欲有所庶及也。从匕,从卪。《詩》曰:「高山卬止。」(伍岡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望也。欲有所庶及也。从匕、卪。《詩》曰:「高山卬止。」(伍岡切)
注  音 ㄧㄤˇˊㄇㄠˇ
漢語拼音 ㈠yǎng ㈡áng ㈢mǎo
釋  義

ㄧㄤˇ

1. 仰仗、仰慕。同「仰」。《說文解字.匕部》:「卬,望。欲有所庶及也。……《詩》曰:『高山卬止』。」《荀子.議兵》:「上足卬則下可用也,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。」

2. 仰望、抬頭看。同「仰」。《詩經.大雅.雲漢》:「瞻卬昊天,雲如何裡?」《楚辭.宋玉.九辯》:「卬明月而太息兮,步列星而極明。」

3. 向上。同「仰」。《漢書.卷四九.爰盎鼂錯傳.鼂錯》:「兵,凶器也;戰,危事也。以大為小,以彊為弱,在俛卬之間耳。」

ˊ

1. 我,第一人稱代詞。《爾雅.釋詁下》:「卬、吾、台、予、朕、身、甫、余、言,我也。」宋.邢昺.疏:「卬者,郭云:『卬,猶姎也,語之轉耳。』《說文》云:『女人稱我曰姎。』由其語轉,故曰卬。」《詩經.邶風.匏有苦葉》:「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」漢.毛亨.傳:「卬,我也。」

2. 抬起、揚起。通「昂」。漢.司馬遷〈報任安書〉:「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,在闒茸之中,乃欲卬首信眉,論列是非,不亦輕朝廷,羞當世之士邪?」唐.柳宗元〈蝜蝂傳〉:「行遇物,輒持取,卬其首負之。」

3. 振奮、激昂。通「昂」。《文選.司馬相如.長門賦》:「貫歷覽其中操兮,意慷慨而自卬。」唐.李善.注:「自卬,激厲也。」

4. 價格高。通「昂」。《廣韻.平聲.唐韻》:「卬,高也。」《漢書.卷二四.食貨志下》:「萬物卬貴,過平一錢,則以平賈賣與民。」

5. 古地名。《字彙補.卩部》:「卬,《四海圖》:『交、廣有卬州,其處極熱。』」《文選.張衡.思玄賦》:「愁欝欝(鬱鬱)以慕遠兮,越卬州而遊遨。」唐.李善.注:「卬州,正南州名也。」

6. 姓。《廣韻.平聲.唐韻》:「卬,姓,漢有御史大夫卬祗。」

ㄇㄠˇ

⇒「卯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