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󰬨󰬪󰬩

說 明

正  字 A00501 口-03-06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合會也。从手寫字,从口。臣鉉等曰:「同,爵名也。《周書》曰:『太保受同嚌,故从口。』史籀亦从口。李陽冰云:『从口。』非是。」(徒紅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合會也。从手寫字、口。(徒紅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合會也。从手寫字从口。楷書寫法:「手寫字」之內橫不靠兩邊,右下筆鉤起;下作「口」。「恫」、「洞」、「桐」、「筒」、「銅」、「胴」等字偏旁同此。本典收「手寫字」(C00410)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ㄊㄨㄥˊㄊㄨㄥˋ
漢語拼音 ㈠tóng ㈡tòng
釋  義

ㄊㄨㄥˊ

1. 會合、聚集。《說文解字.手寫字部》:「同,合會也。」《詩經.小雅.吉日》:「獸之所同,麀鹿麌麌。」唐.錢起〈送鍾評事應宏詞下第東歸〉詩:「勸君稍盡離筵酒,千里佳期難再同。」

2. 統一、齊一。《書經.舜典》:「協時月正日,同律度量衡。」宋.陸游〈示兒〉詩:「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」

3. 一齊分享、從事。《詩經.鄭風.有女同車》:「有女同車,顏如舜華。」《孫子.謀攻》:「不知三軍之事,而同三軍之政者,則軍士惑矣。」

4. 一起、一樣。《易經.乾卦》: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。」《詩經.豳風.七月》:「女心傷悲,殆及公子同歸。」唐.李白〈長干行〉二首之一:「同居長干裡,兩小無嫌猜。」

5. 和諧、和平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」

6. 契約。元.無名氏《合同文字.楔子》:「今立合同文書二紙,各收一紙為照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五回:「胡三公子約定三五日再請到家寫立合同,央馬二先生居間,然後打掃家裡花園,以為丹室。」

7. 介詞,相當於「給」、「跟」、「與」「和」。「有事同你商量。」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三○回:「這件事不要來問我,你去同你令愛小姐商量。」

8. 連詞,相當於「和」、「與」、「跟」。如:「我同他一起去看電影。」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一回:「兩公子同蘧公孫都走出廳上。」

9. 姓。如唐代有同谷。

ㄊㄨㄥˋ

「胡同」:北方人稱小巷道。《紅樓夢》第九回:「他是東胡同子裡璜大奶奶的姪兒,那是什麼硬正仗腰子的,也唬我們來了。」《老殘遊記》第六回:「府裡南門大街西邊小胡同裡,有一家子,只有父女兩個。」亦作「衚衕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