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󲄷

說 明

正  字 B00159 人-12-14
說文釋形 手寫字,僵也。从人,賁聲。(匹問切)
注  音 ㄈㄣˋ
漢語拼音 fèn
釋  義

1. 倒仆。《說文解字.人部》:「僨,僵也。」《左傳.隱公三年》:「庚戌,鄭伯之車僨於濟。」《呂氏春秋.似順論.慎小》:「明日有人僨南門之外表者,仕長大夫。」

2. 覆敗、敗壞。《禮記.大學》:「此謂一言僨事,一人定國。」《元史.卷一五三.列傳.王檝》:「臣以布衣受恩,誓捐軀報國,今既僨軍,得死為幸!」

3. 動起、奮起。如:「僨興」。《左傳.僖公十五年》:「張脈僨興,外彊中乾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九.如是我聞三》:「夫金石燥烈,益以火力,亢陽鼓盪,血脈僨張,故筋力似倍加強壯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