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󷇋

說 明

正  字 B00056 人-06-08
說文釋形 「侑」《說文》作「姷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耦也。从女,有聲。讀若祐。手寫字,姷或从人。(于救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耦也。从女,有聲。讀若祐。手寫字,姷或从人。(于救切)
注  音 ㄧㄡˋ
漢語拼音 yòu
釋  義

1. 幫助。《說文解字.女部》「姷」字:「姷,耦也。……侑,姷或从人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耕有耦者,取相助也。故引伸之凡相助曰耦,姷之義取乎此。」

2. 勸人飲食。如:「侑酒」、「侑宴」。《詩經.小雅.楚茨》:「以為酒食,以享以祀,以妥以侑,以介景福。」《周禮.天官.膳夫》:「以樂侑食,膳夫授祭品嚐食,王乃食。」

3. 報答。宋.歐陽修〈祭尹師魯文〉:「子於眾人,最愛予文,寓辭千里,侑此一罇。」明.沈德符《萬曆野獲編.卷一○.詞林交際》:「二十年來,即平交必用二幣,至於四,至於六,今且至八幣,而以他物如數侑之,謂之『八大八小』。」

4. 配享、從祀。明.劉侗、于奕正《帝京景物略.卷一.崇國寺》:「少師佐成祖,為靖難首勳,侑享太廟。」《續資治通鑑.卷九.宋紀九.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》:「於是合祭天地,始奉太祖升侑焉。」

5. 饒恕、寬恕。通「宥」。《管子.法法》:「文有三侑,武毋一赦。」《禮記.禮器》:「周坐屍詔侑武方,其禮亦然,其道一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