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󷆬󷆥󷆨󷆩󷆪󷆭󷆫𠕵󷆦󷆧B00013-005

說 明

正  字 B00013 亠-02-04
說文釋形 手寫字,人頸也。从大省,象頸脈形。凡亢之屬皆从亢。手寫字,亢或从頁。(古郎切)
注  音 ㄍㄤㄎㄤˋ
漢語拼音 ㈠gāng ㈡kàng
釋  義

㈠ ㄍㄤ

脖子、咽喉。《說文解字.亢部》:「亢,人頸也。」《史記.卷六五.孫子吳起列傳.孫武》:「批亢擣虛,形格勢禁,則自為解耳。」《史記.卷九九.劉敬叔孫通列傳.劉敬》:「夫與人鬥,不搤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其勝也。」《漢書.卷三二.張耳陳餘傳》:「乃仰絕亢而死。」唐.顏師古.注:「亢者,總謂頸耳。」

ㄎㄤˋ

1. 高。《玉篇.亢部》:「亢,高也。」《莊子.人間世》:「故解之以牛之白顙者,與豚之亢鼻者。」唐.成玄英.疏:「亢,高也。」《淮南子.脩務》:「勵節亢高,以絕世俗。」

2. 高傲、強硬。如:「不卑不亢」。《管子.輕重戊》:「天子幼弱,諸侯亢強。」

3. 過甚、極。如:「亢奮」。《易經.乾卦.上九》:「亢龍有悔。」唐.孔穎達.正義:「上九,亢陽之至,大而極盛,故曰亢龍。」

4. 乾旱。《龍龕手鑑.亠部》:「亢,旱也。」《廣韻.去聲.宕韻》:「亢,旱也。」

5. 星座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為東方蒼龍七宿之第二宿,由四顆星組成。《集韻.平聲.唐韻》:「亢,亦星名。」

6. 姓。如唐代有亢潮。《廣韻.去聲.宕韻》:「亢,亦姓。出《姓苑》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