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說 明

異 體 字 A04798-001 凵-03-05
內  容

〔關鍵文獻〕

大陸《簡化字總表.第一表》。



#「出」另兼正字
研訂說明
注  音 ㄔㄨㄔㄨ
漢語拼音 chū #chū
研 訂 者 季旭昇
內  容

「出」為「齣」之異體。《字彙補.亥集拾遺》:「齣:傳奇中一迴為一齣,俗讀作尺。或云:本是齝字,訛作齣也。蓋齝乃食之已久,復出嚼之。今傳奇進而復出,故有取於齝云。」《中文大辭典》引〈青藤山人路史〉:「高則誠《琵琶記》有第一齣。齣字考諸韻書,並無此字。必手寫字字之誤也。牛食吞而復吐曰手寫字,似優伶入而復出也。考《直音》音曰袍,義曰露齒,則字形雖近,而義則不若手寫字之為尤近矣。又俗本,凡優人出場,皆云一折二折,今韻書有手寫字字,音與折同,而形則與齣益遠矣。故予以齣為手寫字之誤,手寫字音笞,又音師,字亦作齝。」《彙音寶鑑.君上入聲》:「演唱一齣一入曰一齣。」讀ㄔㄨ。《漢語大字典》引《景德傳燈錄》十四:「藥山又問:『聞汝解弄師子,是否?』師曰:『是』曰:『弄得幾出?』曰:『弄得六出。』」《漢語大字典》引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回:「鳳姊兒慢慢走著,問:『戲文唱了幾出了?』那婆子回道:『唱了八、九出了。』」按:「齣」字出現之時代甚晚,為戲曲用字,《正字通》以前之韻書均未見,《景德傳燈錄》、《紅樓夢》用「出」字,當為假借;《琵琶記》用「齣」,則似為特為此義所造之專用字。大陸《簡化字總表.第一表》從俗字以「出」為「齣」之簡化字,不為無理。是「出」為「齣」之異體字,亦可從也。



#「出」另兼正字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