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󷃚

說 明

正  字 A04797 齒-05-20
說文釋形 「齟」《說文》作「手寫字」。
大徐本:手寫字,齬齒也。从齒,虘聲。(側加切)
段注本:手寫字手寫字齬,齒不相值也。从齒,虘聲。(側加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手寫字齬,齒不相值也。从齒,手寫字聲。「手寫字齬」或作「齟齬」,《廣韻.上聲.語韻》:「齬,齟齬,不相當也。」今通行作「齟齬」。「齟」之寫法:左半「齒」之「止」下象口中齒列之形,「凵」不觸上橫,內中橫上下作四撇、點,上列撇、點輕觸於「止」。右半作「且」︰中作二短橫,輕觸左右筆,下作一長橫,寫法參「且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手寫字」(C12153)為罕用字,收「手寫字」(N00098)為新增正字。
注  音 ㄐㄩˇㄗㄨ
漢語拼音 ㈠jǔ ㈡zū
釋  義

ㄐㄩˇ
見「齟齬」。
※齟齬:
1.牙齒上下不整齊。見龍龕手鑑.齒部。亦作「手寫字齬」。

2.比喻彼此不合。唐.白居易.達理詩二首之一:「誰能坐自苦?齟齬在其中。」宋史.卷三九五.方信孺傳:「既齟齬歸,營居室巖竇,自放於詩酒。」亦作「鉏鋙」、「鉏手寫字」。

㈡ㄗㄨ
「𪙳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