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𢍂󷁥󷁡󷁣󷁦󷁢󷁤󷁧鼻

說 明

正  字 A04792 鼻-00-14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引气自手寫字也。从自、手寫字。凡A04792之屬皆从A04792。(入〔父〕二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所以引气自畀也。从自、畀。凡鼻之屬皆从鼻。(父二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所以引气自畀也。从自、畀。楷書寫法:上半作「自」︰中二橫輕觸右豎,寫法參「自」字。下半作「畀」︰「田」下作「丌」,末二筆,左豎撇,右直豎,皆不出上橫筆,寫法參「畀」(B02721)字。「擤」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ㄅㄧˊ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動物之呼吸器官之一,主司嗅覺。《說文解字.鼻部》:「鼻,引气自畀也。」唐.柳宗元〈河間傳〉:「自是雖戚里為邪行者,聞河間之名,則掩鼻蹙頞,皆不欲道也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七回:「當下眾人看了這兩件東西,一個個齜牙裂嘴,掩鼻攢眉,誰也不肯給他裝那煙袋。」

2. 器物上隆起或突出供把握之處。如:「門鼻」、「印鼻」。《廣雅.釋器》:「印謂之璽,鈕謂之鼻。」

3. 針孔。北周.庾信〈七夕賦〉:「縷條緊而貫矩,針鼻細而穿空。」

4. 地理學上指陸地突出海面之尖端處。如:「鵝鑾鼻」、「貓鼻頭」。亦稱為「岬」。

5. 始祖、開端。如:「鼻祖」。《字彙.鼻部》:「鼻,又鼻祖,人之胚胎鼻先受形,故謂始祖為鼻祖。」清.王韜《甕牖餘談.卷五.西國造紙法》:「人莫不以蔡倫為造紙之鼻祖矣!」

6. 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