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󶺟𨿔󶺠

說 明

正  字 A04731 鳥-07-18
說文釋形 「鵑」《說文》不錄。
字樣說明 左半作「肙」:下从「肉」作「手寫字」,不作「月」,寫法參「肙」(B03617)字、「娟」字。右半「鳥」之次筆作豎。
注  音 ㄐㄩㄢ
漢語拼音 juān
釋  義

「杜鵑」:

1. 鳥名。鳥綱鵑形目。口大尾羽長,嘴黑色,上嘴末端稍曲,身體灰褐色,尾有白色橫斑,胸腹有黑色橫條紋,與鷹相似。初夏常晝夜啼叫不已,鳴聲淒厲,能動旅客歸思。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。明.朱權《荊釵記》第三五齣:「紙錢飄,蝴蝶飛,血淚染,杜鵑啼,睹物傷情越慘悽。」或稱「杜宇」、「鶗鴃」、「啼鴃」、「鵜鴃」、「子規」。

2. 植物名。常綠灌木。春夏開紅、紫或白色花,葉呈橢圓,供人觀賞。亦稱「映山紅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