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0471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大徐本: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jí |
釋 義 | 1. 趕上、追上。如:「及時」、「及早」。《說文解字.又部》:「及,逮也。徐鍇曰:『及前人也。』」《左傳.成公二年》:「以肱擊之,傷而匿之,故不能推車而及。」 2. 比得上。《論語.公冶長》:「非爾所及也。」唐.李白〈贈汪倫〉詩:「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。」 3. 到、到達。如:「及格」、「及第」、「推己及人」。《左傳.隱公元年》:「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!」唐.李頎〈送陳章甫〉詩:「鄭國遊人未及家,洛陽行子空歎息。」 4. 牽涉、發生關係。如:「波及」、「涉及」。《論語.衛靈公》:「群居終日,言不及義。」 5. 古君位傳襲制度中兄弟相傳。如:「兄終弟及」。《禮記.禮運》:「大人世及以為禮。」 6. 當連詞。表示並列關係。相當於「與」、「和」。《尚書.湯誓》:「時日曷喪?予及汝皆亡。」唐.李白〈蜀道難〉詩:「蠶叢及魚鳧,開國何茫然?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