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󶵱󶵩𩲅󶵭󶵨󶵰󶵦󶵮󶵤󶵧𩲙𩲔鬿󶵥󶵬󶵪󶵫𩳭󶵯

說 明

正  字 A04684 鬼-04-14
說文釋形

大徐本:手寫字,羹斗也。从斗,󶵒聲。(苦回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羹斗也。从斗,鬼聲。(苦回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羹斗也。从斗,鬼聲。楷書寫法:左半「鬼」下鉤筆拖長。右鉤上作「斗」︰左上兩點並列於橫筆上,不與邊筆相接,橫筆右須出頭,寫法參「斗」字。「櫆」(B01880)字偏旁同此。
注  音 ㄎㄨㄟˊ
漢語拼音 kuí
釋  義
1. 湯勺,舀湯之器具。《說文解字.斗部》:「魁,羹斗也。」晉.郭璞《易洞林》:「太子洗馬荀子驥家中以龍銅魁作食欻鳴。」
2. 首領、帶頭者。如:「文魁」、「花魁」、「罪魁禍首」。《龍龕手鑑.鬼部》:「魁,首也。」《尚書.夏書.胤征》:「殲厥渠魁,脅從罔治。」漢.孔安國.傳:「魁,帥也。」《漢書.卷九二.游俠傳.序》:「及王莽時,諸公之間陳遵為雄,閭里之俠原涉為魁。」
3. 明代科舉分五經取士,每一經之首選人稱為「經魁」,五位經魁簡稱為「五魁」;後稱考試或比賽獲取第一為「奪魁」。明.馮夢龍《山歌.卷二.撇青二首之一》:「容貌嬌恣奴奪魁,同郎有意只無媒。」
4. 高大強壯。如:「魁偉」、「魁梧」。《史記.卷七五.孟嘗君列傳》:「始以薛公為魁然也,今視之,乃眇小丈夫耳。」唐.柳宗元〈牛賦〉:「牛之為物,魁形巨首。」
5. 小土丘。《國語.周語》:「而幽王蕩以為魁陵,糞土、溝瀆,其有悛乎?」吳.韋昭.注:「小阜曰魁。」
6. 星名。北斗七星之第一星,舊說指主文運之神。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二回:「那北斗正斜倚在紫微垣的西邊,上面杓在上,魁在下。」
7. 姓。如明代有魁倫。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