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𢇼𢧩𣆠󶵞󶵚󶵙󶵝󶵗󶵟󶵒󶵘󶵢󶵖󶵔𩲞𩲚󶵓󶵛󶵜󶵡𩲡󶵠𩳉󶵕𩳹𩴿

說 明

正  字 A04683 鬼-00-10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人所歸為手寫字。从人,象手寫字頭。手寫字陰气賊害,从厶。凡手寫字之屬皆从手寫字手寫字,古文从示。(居偉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人所歸為鬼。从儿,手寫字象鬼頭,从厶。鬼陰气賊害故从厶。凡鬼之屬皆从鬼。手寫字,古文从手寫字。(居偉切)
字樣說明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手寫字」,人所歸為鬼。从儿,手寫字象鬼頭,从厶。鬼陰气賊害故从厶。楷書寫法:上「甶」之起筆作撇,下「厶」置於「儿」之豎曲鉤上。「傀」、「塊」、「愧」、「槐」、「瑰」、「蒐」「醜」等字偏旁同此。若為左偏旁時,下鉤筆拖長,置其他形構於其上,如︰「魁」、「魅」等字。按:本典收「甶」(C07728),音ㄈㄨˊ,為罕用字。
注  音 ㄍㄨㄟˇ
漢語拼音 guǐ
釋  義
  1. 指人死後之靈魂。如:「鬼魂」、「鬼怪」、「鬼使神差」。《說文解字.鬼部》:「鬼,人所歸為鬼。」漢.王充《論衡.論死》:「如人死輒為鬼,則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。」《晉書.卷四九.列傳.阮籍》:「乃作色曰:『鬼神,古今聖賢所共傳,君何得獨言無?即僕便是鬼。』於是變為異形,須臾消滅。」
  2. 萬物之精怪。南朝宋.鮑照〈蕪城賦〉:「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,風嗥雨嘯,昏見晨趨。」元.李好古《張生煮海》第一折:「隨你自去的打斛斗、學踢弄、舞地鬼、喬扮神、撒科打諢、亂作胡為。」
  3. 稱具某種嗜好、行為或癖性不良之人。如:「酒鬼」、「小氣鬼」。《紅樓夢》第二回:「大約政老前輩也錯以淫魔色鬼看待了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九回:「就算我是個冒失鬼,鬧了個煙霧塵天,一概不管,甩手走了,你們想想炕上那個黃包袱,我就這等含含糊糊的丟下不成。」
  4. 詭計、噱頭。如:「搞鬼」。元.無名氏《看錢奴》第二折:「陳德甫那秀才敢不要,都是你搗鬼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五三回:「那又是你鳳姑娘的鬼,那裡就窮到如此。」
  5. 狡詐、陰險、不光明。如:「鬼主意」。《三俠五義》第四○回:「白馥馥一張面皮,暗含著惡態,疊暴著環睛,明露著鬼計多端。」
  6. 機靈、靈巧。如:「鬼靈精」。《紅樓夢》第六三回:「荳官身量年紀皆小,又極鬼靈,故曰荳官。」
  7. 惡劣、糟糕。如:「鬼天氣」、「這是什麼鬼地方啊?」
  8. 胡亂地、隨便地。如:「鬼混」、「鬼畫符」。《京本通俗小說.菩薩蠻》:「自家女兒偷了和尚,官司也問結了,卻說這般鬼話來圖賴人。」《醉醒石》第一三回:「卻又鬼打撲道:『去不打緊,把這貨當在這邊,等家中銀子來討,一來耽擱,怕挫過二、三月行情,怎處?』」
  9. 星座名。二十八星宿之一。南方朱雀七星之第二宿,有四顆星。
  10. 姓。如黃帝時有鬼臾區。
  11.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