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󶴜󶴝A04680-004𩰓

說 明

正  字 A04680 鬥-06-16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鬥也。从鬥,共聲。《孟子》曰:「鄒與魯鬨。」(下降切)
字樣說明 「鬥」之筆順原則如「門」,起筆為左豎,末筆為右豎鉤。「鬥」內作「共」︰末二筆作撇、頓,不接上橫,寫法參「共」字。
注  音 ㄏㄨㄥˋㄒㄧㄤˋ
漢語拼音 ㈠hòng ㈡xiàng
釋  義

ㄏㄨㄥˋ

1.爭鬥、爭戰。《說文解字.鬥部》:「鬨,鬬也。」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鄒與魯鬨,穆公問曰:『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』」宋.魏泰《東軒筆錄》卷七:「王荊公之次子名雱,為太常寺太祝,素有心疾,娶同郡龐氏女為妻,逾年生一子,雱以貌不類己,百計欲殺之,竟以悸死,又與其妻日相鬥鬨。」

2.眾人聚集喧鬧。如:「瞎起鬨」、「一鬨而散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七回:「吃到半酣裡,也有唱的,也有說的,也有拍手的,也有笑的。正在那裡喧鬨,只聽得門外老鴉哇哇的叫。」《清史稿.卷二九一.劉師恕列傳》:「師恕族人諸生洞嗾不得賑者,鬨堂罷市。」

3.繁盛。唐.皮日休〈桃花賦〉:「夜景皎潔,鬨然秀發。」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七:「柯陳兄弟多是山野之人,一見此花鬨,怎不貪看?」

ㄒㄧㄤˋ

里中道、胡同。同「巷」。《集韻.去聲.絳韻》:「鬨,《說文》:『里中道也。』或作巷。」

⇒「巷」之異體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