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󶳱󶳮𨲝𨲦󶳬󶳯𩑽󶳲󶳰󶳭

說 明

正  字 A04672 髟-06-16
說文釋形

「髭」《說文》作「頿」。
手寫字,口上須也。从須,此聲。臣鉉等曰:「俗別作髭,非是。」(即移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篆形本作「手寫字」,口上須也。从須,此聲。徐鉉注云:「今俗別作髭。」《玉篇.髟部》亦收「髭」,今通行此形。「髭」之寫法:上「髟」之左「手寫字」,上三橫皆接左豎;下半作「此」︰左下橫筆斜挑;右半作「匕」,一橫筆、一豎曲鉤,寫法參「此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頿」為「髭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
漢語拼音
釋  義
  1. 嘴上之短鬚。如:「髭鬚」、「鬍髭」。《釋名.釋形體》:「口上曰髭。」《玉篇.髟部》:「髭,口上須。」五代十國南唐.李煜〈病中感懷〉詩:「夜鼎唯煎藥,朝髭半染霜。」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五:「面如傅粉,脣若塗硃,下頦上真個一根髭鬚也不曾生,且是標緻。」
  2. 毛髮直豎張散貌。「髭髭著」:毛髮張散貌。如:「他好些天沒刮臉了,鬍子髭髭著,怪怕人的。」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