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󶱍𢿛𣦘󶱎󶱋󶱄󶱇󶱉𩢧𩣕󶱏𩣌𩤀󶱊󶱐󶱌󶱅󶱆󶱑󶱈

說 明

正  字 A04645 馬-11-21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馬馳也。从馬,區聲。手寫字,古文驅,从攴。(豈俱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驅馬也。从馬,區聲。手寫字,古文驅,从攴。(豈俱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;右半作「區」︰「匸」之折筆處為圓筆,中作「品」,寫法參「區」字。按:此字《說文解字》重文作「敺」(B01481),本典收為次常用字,兼為此字之異體。
注  音 ㄑㄩ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鞭馬前進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驅,馬馳也。」《詩經.唐風.山有樞》:「子有車馬,弗馳弗驅。」

2. 駕馭、役使。如:「驅策」。《管子.君臣下》:「沉疑之得民也者,前貴而後賤者為之驅也。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三回:「臨敵則驅民兵在前,名曰『敢死軍』,賊勢浩大。」

3. 前鋒、領頭者。《詩經.衛風.伯兮》:「伯也執殳,為王前驅。」《史記.卷四.周本紀》:「及期,百夫荷罕旗以先驅。」

4. 奔馳。如:「驅騁」、「並駕齊驅」、「長驅直入」。《戰國策.燕策二》:「輕卒銳兵,長驅至國。」《五代史平話.唐史.卷上》:「卿久在兵間,跋涉驅馳,軍士良苦,可即還鎮,免行朝覲。」

5. 趕走、逐離。如:「驅散」、「驅蟲」。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「驅猛獸而百姓寧,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。」宋.陸游〈賞山園牡丹有感〉詩:「周漢故都亦豈遠,安得尺箠驅群胡。」

6. 逼使、迫使。如:「驅迫」。《晉書.卷三三.列傳.石苞》:「苟尊勢所驅,何所不至,望奉法之直繩,不可得也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