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𩡼𩢝󶰍󶰎𩤳󶰏𩤾

說 明

正  字 A04635 馬-06-16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駕二馬也。从馬,并聲。(部田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駕二馬也。从馬,幷聲。(部田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;右半作「并」,不作「手寫字」,寫法參「并」字。
注  音 ㄆㄧㄢˊ
漢語拼音 pián
釋  義

1. 兩馬並駕一車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駢,駕二馬也。」

2. 並列。唐.韓愈〈雜說〉:「故雖有名馬,祗辱於奴隸人之手,駢死於槽櫪之閒,不以千里稱也。」宋.曹勛〈出入塞詩.序〉:「聞南使過,駢肩引頸,氣哽不得語。」

3. 兩物相連、接合。《字彙.馬部》:「駢,聯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「及曹,曹共公聞其駢脅,欲觀其裸,浴,薄而觀之。」《莊子.駢拇》:「駢拇枝指,出乎性哉!」

4. 對偶。如:「駢句」、「駢賦」。唐.柳宗元〈乞巧文〉:「駢四儷六,錦心繡口。」《宋史.卷三一九.列傳.歐陽脩》:「鎪刻駢偶,淟涊弗振,士因陋守舊,論卑氣弱。」

5. 文體名。講究句式整齊、對仗工整、辭藻華麗之文體。如:「駢文」、「駢體文」。《明史.卷二七七.列傳.陳子龍》:「兼治詩賦古文,取法魏、晉,駢體尤精妙。」

6. 地名。春秋時齊邑,故地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臨朐縣。

7. 姓。如春秋齊有駢邑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