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𤙑𩢟󶰆󶰅

說 明

正  字 A04631 馬-05-15
說文釋形 大徐本:手寫字,馬在軛中。从馬,加聲。手寫字,籀文駕。(古訝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馬在軛中也。从馬,加聲。手寫字,籀文駕。(古訝切)
字樣說明 上半作「加」︰左作「力」,右作「口」,寫法參「加」字。下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。
注  音 ㄐㄧㄚˋ
漢語拼音 jià
釋  義

1. 用牲畜拉車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駕,馬在軛中。」清.段玉裁.注:「駕之言以車加於馬也。」唐.戴叔倫〈屯田詞〉:「驅牛駕車入山去,霜重草枯牛凍死。」

2. 車輛之總稱。如:「鸞駕」、「車駕」。《史記.卷九.呂太后本紀》:「迺奉天子法駕,迎代王於邸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雜詩〉六首之五:「僕夫早嚴駕,吾將遠行遊。」唐.陳鴻〈東城老父傳〉:「潼關不守,大駕幸成都,奔衛乘轝。」

3. 開動、馭駛。如:「駕車」。《左傳.哀公十一年》:「退,命駕而行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四上.袁紹劉表列傳.袁紹上》:「臣即星駕席卷,與瓚交鋒。」宋.岳飛〈滿江紅.怒髮衝冠〉詞:「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」

4. 乘、騎。如:「駕鶴西歸」。唐.李白〈古風〉詩五九首之一九:「恍恍與之去,駕鴻淩紫冥。」《水滸傳》第一五回:「為因學得一家道術,亦能呼風喚雨,駕霧騰雲。」

5. 管理、控制。如:「駕御」。《漢書.卷六.武帝紀》:「夫泛駕之馬,跅弛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」《舊唐書.卷七四.列傳.馬周》:「陛下所與定天下者,皆仰稟成規,備鷹犬之用,無威略振主如韓、彭之難駕馭者。」

6. 超越。《左傳.昭公元年》:「子木之信,稱於諸侯,猶詐晉而駕焉。」晉.杜預.注:「駕,猶陵也。」《宋書.卷九四.恩倖列傳.序》:「徒以憑藉世資,用相凌駕。」

7. 加諸於上、增加。《呂氏春秋.慎大覽.貴因》:「百姓不敢誹怨,命曰刑勝,其亂至矣,不可以駕矣。」漢.高誘.注:「駕,加矣。」《明史.卷二○六.馬錄列傳》:「給事中逵,御史世魁,方幸寅就死,得誣勛謀逆,率同連名,同聲駕禍。」明.歸有光〈昆山縣倭寇始末書〉:「貽昆山之禍者梁鳳也,乃又飾詞駕罪,欺天乎?欺人乎?」

8. 古時對皇帝之尊稱。如:「護駕」、「駕崩」。《後漢書.卷八二.方術列傳上.郭憲》:「建武七年,代張堪為光祿勳,從駕南郊。」《西遊記》第二九回:「唐僧步行至廟門外,對閣門大使道:『有唐朝僧人,特來面駕,倒換文牒,乞為轉奏轉奏。』」《三國演義》第一七回:「叛賊之臣,使昔日關中保駕之功,化為烏有。」

9. 對他人之敬稱。如:「尊駕」、「擋駕」、「在此候駕」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一九回:「匡超人道:『正是。臺駕那裡來的?』《老殘遊記》第一三回:「請你把門鎖上。勞駕,勞駕。」《文明小史》第七回:「這又何必勞動大駕,親自出來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