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󶰀󶰁

說 明

正  字 A04628 馬-05-15
說文釋形 手寫字,一乘也。从馬,四聲。(息利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;右半作「四」︰中作一撇、一豎折,兩筆皆不靠邊,寫法參「四」字。
注  音 ˋ
漢語拼音
釋  義

1. 稱拉駛一車之四馬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駟,一乘也。」《玉篇.馬部》:「駟,四馬一乘。」《詩經.鄭風.清人》:「清人在彭,駟介旁旁。」漢.鄭玄.箋:「駟,四馬也。」三國魏.曹植〈七啟〉:「駕超野之駟,乘追風之輿。」

2. 馬。《禮記.三年問》:「若駟之過隙,然而遂之,則是無窮也。」唐.韓愈〈入關詠馬〉詩:「歲老豈能充上駟?力微當自慎前程。」

3. 駕、騎。《楚辭.屈原.離騷》:「駟玉虯以乘鷖兮,溘埃風余上征。」東周戰國.宋玉〈高唐賦〉:「王乃乘玉輿,駟倉螭。」

4. 當量詞:

⑴ 古代計算馬匹之單位。馬四匹為一駟。《論語.季氏》:「齊景公有馬千駟。」

⑵ 古代計算四匹馬所拉車輛之單位。相當於「輛」。《戰國策.齊策四》:「遣太傅齎黃金千斤,文車二駟,服劍一。」

5. 姓。如漢代有駟鈞。見《萬姓統譜》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