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󶯹

說 明

正  字 A04624 馬-03-13
說文釋形 手寫字,馬順也。从馬,川聲。(詳遵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;右半作「川」:由左而右,作一豎撇、一短豎、一長豎,寫法參「川」字。
注  音 ㄒㄩㄣˊㄒㄩㄣˋ
漢語拼音 ㈠xún ㈡xùn
釋  義

ㄒㄩㄣˊ

1. 馬順從。《說文解字.馬部》:「馴,馬順也。」《淮南子.說林》:「馬先馴而後求良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四.灤陽續錄六》:「馬自是馴良,經二十餘載,骨幹如初。」

2. 使順服。如:「野性難馴」。漢.枚乘〈七發〉:「將為太子馴騏驥之馬,駕飛軨之輿。」唐.杜甫〈通泉縣署屋壁後薛少保畫鶴〉詩:「赤霄有真骨,恥飲洿池津。冥冥任所往,脫略誰能馴?」唐.韓愈〈送惠師〉詩:「江魚不池活,野鳥難籠馴。」

3. 柔順、溫和。如:「溫馴」、「馴鹿」。北魏.酈道元《水經注.溫水注》:「松原以西,鳥獸馴良,不知畏弓,寡婦孤居,散髮至老。」宋.蘇軾〈放鶴亭記〉:「山人有二鶴,甚馴而善飛。」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八回:「到了五、六歲上,識字讀書,聰明出眾,只是生成一個桀驁不馴的性子,頑劣異常。」

4. 善良。《玉篇.馬部》:「馴,善也。」《史記.卷三五.管蔡世家》:「冉季、康叔皆有馴行,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,冉季為周司空。」《漢書.卷四六.萬石衞直周張傳.萬石君石奮》:「以馴行孝謹,官至二千石。」

5. 逐漸、漸進。《正字通.馬部》:「馴,……又凡以漸而至曰馴。」《易經.坤卦.初六》:「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神思》:「研閱以窮照,馴致以繹辭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二.灤陽消夏錄二》:「夫覺之,密延術士,鎮以符籙,夢語止,而病漸作,馴至綿惙。」

ㄒㄩㄣˋ

教誨、教導。通「訓」。《墨子.兼愛中》:「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,教馴其臣,和合之,焚舟失火,試其士曰:『越國之寶盡在此。』」《史記.卷一○.孝文本紀》:「今列侯多居長安,邑遠,吏卒給輸費苦,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。」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