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󶯸󶯷

說 明

正  字 A04623 馬-03-13
說文釋形 「馱」《說文》不錄,見於《說文》新附。
《說文》新附:手寫字,負物也。从馬,大聲。北俗語也。(唐佐切)
字樣說明 左半「馬」上三橫筆皆接左豎,下作橫折鉤,右半作「大」。此字右半或作「犬」,本典收為「馱」之異體字。
注  音 ㄊㄨㄛˊㄉㄨㄛˋ
漢語拼音 ㈠tuó ㈡duò
釋  義

ㄊㄨㄛˊ

背負、背載。如:「馱運」。大徐本《說文解字.馬部.新附》:「馱,負物也。」唐.李白〈對酒〉詩:「蒲萄酒,金叵羅,吳姬十五細馬馱。」《精忠岳傳》第三九回:「張保將高寵尸首馱在背上。」

ㄉㄨㄛˋ

1. 牲畜背上載負之物。宋.陸游〈短歌示諸稚〉詩:「再歸又六年,疲馬欣解馱。」

2. 量詞。計算牲口所載負物品之單位。如:「錦緞二十馱」。《水滸傳》第五○回:「叫小嘍囉牽了有的馬匹,把莊裡一應有的財賦,捎搭有四五十馱,將莊院門一把火燒了。」。

︿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