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 明
正 字 | A04599 |
---|---|
說文釋形 | 「餒」《說文》大徐本作「餧」,段注本作「餒」。 大徐本: ![]() 段注本: ![]() ![]() |
字樣說明 | 此字段注本《說文解字》篆形作「![]() ![]() |
注 音 | |
漢語拼音 | něi |
釋 義 | 1. 受餓、飢餓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餒,飢也。」《左傳.僖公二十五年》:「昔趙衰以壺飧從徑,餒而弗食。」《太平廣記.卷八二.呂翁》:「吾家本山東,良田數頃,足以禦寒餒,何苦求祿。」 2. 使受餓。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「比其反也,則凍餒其妻子。」《舊唐書.卷一三五.列傳.裴延齡》:「餒之不離,凍之不憾,臨危而不易其守,見死而不去其君。」 3. 受飢餓之人。《後漢書.卷三四.梁統列傳》:「每有飢饉,輒載租穀於城門,賑與貧餒,不宣己惠。」《舊五代史.卷一○六.漢書.列傳.劉審交》:「民之租賦不能減也,徭役不能息也,寒者不能衣也,餒者不能食也。」 4. 空、乏。《孟子.公孫丑上》:「是集義所生者,非義襲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。」南朝梁.劉勰《文心雕龍.事類》:「有學飽而才餒,有才富而學貧。」 5. 沮喪、失去勇氣。如:「勝不驕,敗不餒。」明.凌濛初《紅拂記》第一齣:「俺覷得他如兒戲,你好男兒休氣餒。」《紅樓夢》第一九回:「今見他默默睡去了,知其情有不忍,氣已餒墮。」 6. 腐爛。段注本《說文解字.食部》:「餒,……一曰魚敗曰餒。」《論語.鄉黨》:「魚餒而肉敗,不食。」三國魏.何晏.集解:「魚敗曰餒。」《爾雅.釋器》:「肉謂之敗,魚謂之餒。」晉.郭璞.注:「肉爛。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