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主要頁面

異體字

𧊗A04595-009󶭖󶭕𩛣󶭗A04595-010

說 明

正  字 A04595 食-06-14
說文釋形

「餌」《說文》正篆作「𩱓」。

大徐本:手寫字,粉餅也。从𩰲,耳聲。手寫字,𩱓或从食,耳聲。(仍吏切)
段注本:手寫字,粉餅也。从䰜,耳聲。手寫字,𩱓或从食、耳。(仍吏切)

字樣說明 此字《說文解字》正篆作「手寫字」,粉餅也。重文作「手寫字」,从食、耳。後行重文之形。楷書寫法:左半作「食」:次筆改頓點,第三筆作短橫,末筆亦作一點;右半作「耳」︰下長橫須穿右豎筆,寫法參「耳」字。按:本典收「手寫字」(C17050)為罕用字,且兼為「餌」之異體。
注  音 ˇ
漢語拼音 ěr
釋  義

1. 麵粉類製成之糕餅食品。《說文解字.䰜部》:「𩱓,粉餅也。……餌,𩱓或从食,耳聲。」《周禮.天官.籩人》:「羞籩之實,糗餌粉餈。」《後漢書.卷七七.酷吏列傳.樊曄》:「曄為市吏,餽餌一笥。」北齊.顏之推《顏氏家訓.名實》:「凡遣兵役,握手送離,或齎梨棗餅餌,人人贈別。」

2. 吃。《後漢書.卷二四.馬援列傳》:「初,援在交阯,常餌薏苡實,用能輕身省慾,以勝瘴氣。」三國魏.嵇康〈與山巨源絕交書〉:「餌朮黃精,令人久壽。」

3. 釣魚或誘捕其他動物之食物。《莊子.外物》:「任公子為大鉤巨緇,五十犗以為餌,蹲乎會稽,投竿東海。」唐.杜甫〈春水〉詩:「接縷垂芳餌,連筒灌小園。」

4. 引誘人之事物。《淮南子.俶真》:「是故以道為竿,以德為綸,禮樂為鉤,仁義為餌。」《漢書.卷四八.賈誼傳》:「制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,豈可謂工哉!」

5. 引誘。《戰國策.秦策二》:「我羈旅而得相秦者,我以宜陽餌王。」《三國志.卷一.魏書.武帝紀》:「此所以餌敵,如何去之!」

6. 泛指各種食品或藥品。如:「果餌」、「藥餌」。《隋書.卷三五.經籍志四》:「而又有諸服餌、辟穀、金丹、玉漿、雲英、蠲除滓穢之法,不可殫記。」唐.柳宗元〈捕蛇者說〉:「然得而腊之以為餌,可以已大風、攣踠、瘻癘。」

︿
TOP